第53章 食肆

推荐阅读:银发后重归八零,成了科研大佬心尖宠被逐出宗门后,美人师尊跪求我原谅姐姐逼我祸害她闺蜜洪荒:先天阴阳蛟,再无金蛟剪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一秒加一只烧鸡,女神跪求我收留让我医武双绝,你管这玩意儿叫诅咒?渣男换娶绿茶后糙汉军官惜我如命结婚三年没圆房,随军一夜多胎了!

    大伯一家初次进城,一家四口当晚是住的林蕙她们家。

    第二日,林蕙和林起光出摊回来以后,她先是带大伯去找了元毅。

    善堂的修建秋分过后就开始了,县衙有给工匠们集中安排的住处。

    堂弟回家后将近小半个月的时间里,豆腐摊都是她一个人在出摊。

    现在的林蕙就像个陀螺一样,“长此以往,怕是还没过上好日子便先把自己给累死了!”心里感叹道。

    “大伯娘,我教你做豆腐。”她要做的事情太多,暂时没有时间每日都去摆摊了。

    卖豆腐虽然不能大富大贵,但也是一个不错的营生。

    “蕙蕙,这…”

    大伯娘哪里好意思要学她的手艺,林蕙能带着起光就已经很好了。

    “这豆腐生意,本就是我给起光备的往后营生。”

    和教给两个舅娘做锅巴粉一样,她也是尽量在这些地方把水端平。

    “二丫头,你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大伯娘欣慰道。

    “大伯娘,我不禁夸的。”林蕙调笑道。

    大伯娘她们在进城的第二天,就提出要去找个宅子,林蕙也没有拦着,只托了胡牙人给帮忙找个好点的住处。

    堂弟不可能和她们住一辈子,他早晚都会到成家立业那一步,在他们搬出去以后她就把豆腐摊全权转给了堂弟一家。

    善堂的规划是一个两进大小的青砖瓦房,枫阳县域内很少有人家用青砖建房子的,倒是有一些大户人家用来建围墙。

    林蕙还是坚持用青砖,甚至内里还会再贴一层木板,这样外面看上去就是青砖,内里却是木屋。

    至于她为什么要这么建房子,自然是因为她就是个留不住财的性子,钱财在她那里就是左手进右手出。

    她还打算把善堂建好后,随后就在作坊旁边修自己的宅子,所以她现在就是把善堂在当一个样板房来修建。

    除了元毅和何氏,便没有人知道善堂是林蕙出资修建的了,她自己也没有把这个事情说出去。

    后来。

    新上任的知县把她的义举宣扬了出去,甚至因此给她惹来了一群讨债鬼。

    种种原因,更是把她推到了一个从来没想过的至高位置,而这些都是现在的她没预料过的。

    常言道,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豆腐摊转给大伯娘和堂弟经营后,她便长住在了城北,每日除了去作坊走一圈后便没什么事可做了。

    这样的日子还没待上五天她就受不了了,不搞点事情真的是手痒痒。

    真是天生的劳碌命!

    又过了几日,她在城北的一条街上开了一个食肆,请了一个厨子和一个跑堂小二,还有一个洗碗的大婶。

    厨子和大婶是夫妻,她也不藏私,把自己拿手的菜全都给厨子教了一遍。

    没事的时候林蕙就去店里帮着炒几个菜,对于做菜一事,她从来都是很享受的。

    酸菜鱼片也成了店里的招牌菜,城北没有城南的人多,不过因为很平价,营收也还马马虎虎。

    她在城北的大部分时间都在食肆,于娇兰经常都要到后厨去找人,看着这样的林蕙,她也是有些不得解。

    照林蕙现在的身家,虽没法和世家贵小姐比较,但也不至于还要亲自去一个小食肆炒菜?

    就拿她家里那几个姐妹来说,还不是什么世家贵女呢,每个人都把自己看得无比金贵。

    连她以前也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也不知道外面那些食客要是知道他们吃的菜是知县大人的未婚妻亲自炒的,会是什么个心情?

    善堂因为建造资银充足,年底就已经完工得十之七八了,只待开了年再有个把月,就能彻底完工了。

    县衙和去年一样,腊月二十一就封印了,这善堂的修建自然也得暂时停了。

    匠人们的工钱是每月一结,都是辛苦活,不同的匠人按照活计的辛苦程度和出工天数,结到的银子也不同。

    工钱是三到五两不等,给匠人结了这个月的工钱后便暂时停工了,只待明年再开工了。

    大伯三个多月便挣到了半年都挣不到的银子,再看侄女还把豆腐摊转给了自家,心里几种情绪交织。

    林蕙从小就是林有富夫妻俩,用来衬托自家大女儿温柔贤淑的工具人。

    她也并非以德报怨之人,只是,大伯一家人家虽然有点小心机,但也并非大奸大恶之人。

    富贵惹人眼,只要不要是深仇大恨,她都不想给自己埋祸根。

    绊脚石太多了,走得脚疼!

    二则就是,她穿过来,没有和原身的碰撞,也许,她就是林二丫,林二丫就是她。

    既然如此,是恨是怨,她自己说了算!

    过小年那天,林有富家备了不少好菜好肉,把林蕙她们一家叫去吃了一顿团圆饭。

    过完小年大伯和大伯娘就带着堂妹林蓉回乡下了,堂弟林起光还想出几天摊子再回去。

    过年很多人家里都会煮豆腐,但不是谁家都有磨子,所以应该还有几天生意可做。

    食肆和锅巴粉馆过了小年就放假了,作坊在小年过后也给佣工们发了年礼,发完年礼后就正式放年假了。

    过年前几天她没事就和堂弟一起去卖豆腐,直到腊月二十九才送他回小河沟去和家人一起过大年。

    林有贵的年夜饭大伯一家会叫他一起,她也没啥好担心的。

    今年的年礼除了米,油,布,还买了牛羊肉,水果点心也有,林蕙还给家里每一个人都准备了红封,加上堂叔一家,老人小孩都有,每个红封里是十两银票。

    她爹也不例外,除了每年的二十两孝敬银子,他的红封里是两张面值十两的银票。

    林蕙是单独给他的,只是林有贵接过红封时没有着急打开,等她走后才打开来看,管他是什么表情林蕙都看不着了。

    外祖一家也都回乡下过大年了,今年的年夜饭元毅和元大,元二都来了。

    于娇兰和林蕙在帮何氏做饭,元毅带着两个小的在写春联,元大和元二就只管干活。

本文网址:https://book.uuuxrx.top:9000/xs/133/133669/5746900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m.lazytxt.shop:8081/133/133669/57469001.html ,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举报